2018年1月22日,Amazon Go向公众开放,这也是亚马逊首个无人零售店。
有人说,Amazon Go是亚马逊飞轮效应的一个落地实践——如果亚马逊能始终以用户体验作为起点,流量就会在口碑效应的带动下自然增加,从而吸引更多供应商的加盟,由此,又会带动用户体验的进一步升级。亚马逊试图通过线下无人售货店带来“No Lines.No Checkout.最佳购物体验。
目前亚马逊已经在美国开设了26家Amazon Go无人便利店,其余实体店还有502个Whole Foods Markets健康食品超市,8个Amazon Fresh生鲜杂货店,2个Amazon Go Grocery无人收银杂货店,24个Amazon Books书店,29个Amazon 4星产品店和7家快闪店。
Amazon Go称为“可以瞥见未来的购物店”。Amazon Go店铺内没有售货员,用户只需在手机里下载Amazon Go应用程序,在商店入口的传感器上
扫描程序码后,就可以进入商店自行挑选商品。每当用户从货架上拿走一件商品,Amazon Go应用程序就会自动在线上购物车中添加这项商品,在顾客带着商品离店时,Amazon Go应用程序会自动结算订单并从亚马逊账户中扣除商品费用。
Amazon Go 在进出口设置了“转移区”,类似现有超市的防盗门,此门可扫描用户二维码识别进出口的顾客。陈维龙解释到,这里问题的关键是 Amazon Go 需要实时识别“对某商品进行了某动作的人是谁”。
从问题可以发现,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在货架上入手,因为任何人对商品实施动作的时候必须在货架前。关于这部分细节,Amazon Go 专利给出的解释是利用用户位置信息定位进行识别。
例如,张三站在货架 A 前,此时 A 货架商品被取走,那么就认定张三购买了商品。这里存在很大的隐患是张冠李戴问题,因为仅通过位置定位顾客,只要在此区域的用户都可能被当成购买者,从而形成商品和顾客一对多的关系。如果这个位置定位区域限制在足够小的区域,就能实现一一对应关系。
Amazon Go 使用的图像分析和音频分析。通过摄像头可检测用户及其方位,天花板或货架里的多个音频可根据时差分析用户位置。此外,天花板上的天线可用三角测量确定位置,用户手机 GPS 也能提供定位。
关于室内定位或拥挤区域定位问题,一般的定位技术是无法解决的。目前国外有 GPS 定位到毫米级别,但是费用极高,应用很少。iBeacon 技术也可以用于室内定位,可达到厘米级别,但是仅限于 IOS 设备。
总的来说,Amazon Go 反作弊/识别系统是通过“商品—识别动作—识别承受动作的商品—商品与用户清单/用户关联”进行运作的。
对 Amazon Go 反作弊/识别系统而言,它只需要知道哪些商品被拿走或放回了,并且知道是谁实施的,那么就知道是谁购买/放回了什么商品。最后在出口(转移区),顾客刷卡确认顾客与商品的关系即可。